浅谈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
发布时间:2017-09-02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超级管理员

青春期的家庭教育

 

 

【摘  要】:进入青春期的孩子,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,生活体验加深,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,心理极不安定。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些变化是正常的,对孩子的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动不应过分压制,要想出积极应对的技巧,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。

【关键词】:青春期   生理变化  心理变化  心理需求

 

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,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时期。青春期被心理学家称为“第二反抗期”,也被称为“心理断乳期”。有人说:“青春期是花团锦簇的沼泽地。”在这一时期,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一些变化,心理上也在急剧发展变化。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,从依赖走向独立,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。

面对青春期的儿子,生活中我会发现他的变化,放假期间,他会将他大部分的时间给他的朋友,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,形影不离,他视友谊至高无上,他的QQ签名:“兄弟大于天”;当我和他面对面吃饭的时候,他会默默无语,眼睛,盯着手机,手指,忙着聊着QQ、发信息;既使我很关心地问他:你这一周在学校学习的怎样?他会说:“还行”;生活中有没有困难,他说:没有;问饭堂吃得如何?他会说:就那样;生活中开始注重自己的穿着,不像以前那样穿着学校的校服就可以出门了,现在出门前要挑选一下衣服,而且会在镜子前左照照右照照,自言自语;他会经常把自己的房门锁上;打电话时会很防备你在旁边,为了防止我看他的手机信息,他把手机设上了密码……

看到孩子逐渐长大,在欣喜之余,又隐隐地感到了一些无奈、有些紧张?

为了能读懂儿子内心世界,工作之余我开始关注于青春期方面的书籍及上网学习相关的资料,有时也会积极地参加一些家庭教育的讲座。就是为了能更好地与儿子沟通相处,知道他在想什么?他在乎什么?不在乎什么?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,他为什么这样做及我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少?通过认真的学习与交流,逐步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变化、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,及时关注着这些变化和需求带给孩子的困惑、不安甚至焦虑,以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个非常时期。

一、青春发育期的孩子,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,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,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

青春期是指12-17岁的年龄阶段,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,心理由幼稚向成熟的过渡的阶段,这个时期生理发育有三个特点:1:身高体重增加,身体外形改变。2:内脏系统的功能健全了,3:出现第二性征和性生理的成熟,这是个体内部发育最晚的部分,它的发育成熟标志着躯体的全部器官发育成熟。

 心理方面的变化1:思维的独立性、批判性增强,同时富有创造精神,常有新的想法和见解。对周围人提出的论点一般不轻易相信和盲从,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认识和主见,“成人感”增强。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,出现了摆脱父母,要求独立的心理愿望,易对家长从感情上有所疏远。2:性心理方面的变化,由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,性腺发育成熟,青春期的孩子对性充满好奇心和神秘感。心理上愿意接近异性,行为上又故意疏远,处于矛盾心理状态。3:个性的发展,青春期是处于一个既成熟又不成熟、既独立又依赖的复杂矛盾时期。其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幼稚性和冲动性,对许多问题似是而非,难以完全理解。自我意识发展迅速,要求成人的尊重,同伴的理解,如果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,易产生挫折体验。

二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:

面对青春期的孩子,家长不仅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,还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。

(一)个性化的物质需求

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,表面上还是在穿着、吃吃喝喝方面的需求,但他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。进入青春期,追求个性化是孩子的特点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熟悉了周围的环境,了解了同学、朋友的个性,孩子们开始注重彰显个性,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。

(二)朋友交往的需求

进入青春期的孩子,思想和情感都在转移。

青春期之前,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,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,转移到朋友身上,到青春期后期,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;走出家庭,孩子的视野面宽了,接触社会的面广了,再不是家、学校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,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,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。这时,朋友是最直接的帮助者,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。

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,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,他们有时浮想联翩,有时忧心忡忡。这些感情,不适合和家长分享,因为家长知道会紧张和忧虑,也会批评教育,同时跟踪监视也会接踵而至,所以,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,而最好、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。

(三)关注异性的需求

孩子进入青春期,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,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。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,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的发展有四个阶段。一是疏远异性的厌恶期;二是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期;三是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;四是正式的浪漫恋爱期。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处在第二个阶段。

   (四)获得帮助的需求

 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,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,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,很容易冒失。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,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。随着活动范围越来越大,很多时候会遇到不顺心、被冤枉、被欺负的事情,留下的只有懊恼、不平、羞辱,却没有机会还击、发泄、甚至没有地方讲理去,像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这时候,孩子们需要帮助。总的来说青春期的孩子,一方面具有独立性、自制力及成人感;另一方面,他们又颇为依赖、冲动和幼稚。

(五)对自己认知的需求

随着身体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,孩子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,身体的变化也让他们更加渴望全面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的能力。

 孩子们身体的变化,男孩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男子汉,既然是一个男子汉就要有男子汉的作风。原来可能还跟男孩打打闹闹的女孩,会意识到女孩子不应该再疯疯癫癫,应该有淑女风范。可以说,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们是通过身体的变化来进行性别定位的。再后来,他们对人体的结构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需求

(六)自我实现的需求

自我实现的需要,也就是孩子感受成功,并肯定自己、体会成长的需要。一个人走向成才、成熟、成功的过程,是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。自我实现是孩子们心灵的需要,是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心理支撑。

三、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技巧

巧一学会对孩子的尊重和欣赏,用爱去鼓励孩子

一是静静地听。试图去理解,争取去认同,努力去接纳,千万别评判,这是倾听的关键性要素。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: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,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,表达关心,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。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,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,这样可以促使他毫不迟疑、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二是学会欣赏,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,扩大闪光点,缩小缺点。

三是适时鼓励。鼓励同龄人交往。对于青春期,心理学家对此有个十分贴切的称呼:心理断乳期。因此,同龄人的友谊就成了心理断乳期的食粮。因为同样的发展和变化,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感受,体验着同样的需求,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,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。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同龄人之间形成了深深地“利益共同体”,他们一同经受“成长的烦恼”,一同品味“成长的欢欣”。

巧二学会对孩子包容

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、荒谬的要求,决不能马上驳斥他。

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,要说:“你的想法不错,很有意思啊,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?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吗?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吗?”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,如果你拒绝他,他反而会坚持。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,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,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、接受他的想法,不一定要实施。如果这时驳斥他,他反倒一定要实施。家长可以先说“是的”,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“也许”,尽量不说“不行”。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、过分的要求,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实现要求,而是要看爸爸妈妈的反应,是不是真的在意他,尊重他。

技巧三:学会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

家长要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交流,就要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,与孩子平等的对话。同时要学会感同身受,成为耐心的倾听者。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,循循善诱,引导孩子说,家长听。要给孩子说话或辩解的机会,悉心听取孩子的想法,对于孩子的想法中合理的部分要给予采纳,不合理的部分要给予适当的引导,使其知道自己的想法中还有哪些不足,然后予以改正。

 第一,能者为师。放下架子,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,拜孩子为师,能使大人变得年轻,能使孩子变得自信,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很多。比如,在电脑方面,我的儿子就比我强,因为工作需要,我常常要制作课件,我会做到不耻下问,他常常开动脑筋,帮我出谋划策,我们共同研究。

第二,书信沟通。当我与儿子有话要讲,又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时,尤其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我会给孩子写信,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,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、交流的好方法。

第三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: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孩子最怕的是失去尊严,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了。

第四,还要多赞美、少批评 。
    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、润滑剂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、欣赏、赞美、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、自信。切记: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,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。

第五、还要信任自己的孩子,要让孩子觉得家长在关注着自己的发展,关注着自己的成长,使其觉得自己永远是家庭的一份子,自己有义务让家庭保持和睦和温馨,有责任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和进取心。

技巧四:教会孩子预防青春期综合症的发生

  在现实生活中,“青春期综合症”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
1.苛求体貌—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容貌和衣着相当敏感,甚至会过分的挑剔。

2.异性敏感--进入青春期后,随着性意识的发展,会对异性的言行举止过分敏感,他们常会把异性对自己的好感当作对自己的“倾心”,而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当作“爱情”,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恼.

  3.情感危机--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大,自我控制能力不强,因而当他们在学习,交友,生活等方面出现重大波折时,很容易在极度失望和沮丧的情况下,做出莽撞之事.

  4.心灵空虚--是一种生活无聊,闲散寂寞的心态,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,提不起精神,似乎生活中根本没有能引起其兴趣的因素,整天无所事事.心灵空虚是青春期综合症中,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心理失衡现象.

预防青春期综合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

1.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。 2.逐步提高受挫折的能力。  

 3.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。 4.要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。

技巧五:做学习型的家长

身教重于言教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古人讲:“少而学,壮而有为;壮而学,老而不衰;老而学,死而不朽。”作为家长,无论是学富五车的专家,还是普通的工人农民,都要自觉地持续不断地学习,以确保与孩子的共同成长,给孩子树立一个勤于学习、乐于学习的榜样,使家庭多一点书香气。

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,与其家长的榜样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多年前在《读者》杂志中,有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农民,养育了五个孩子,每天与孩子的话不多,但这位农民父亲每天晚上从地里回来,吃过晚饭后,不管身心是多么的疲倦,总要坐下来,拿一本厚厚的书在翻看,每隔一段时间,就换一本,直至一个个孩子离开了家庭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五个孩子都喜欢上了书籍,每天晚饭后,都围坐在桌旁看书写字做作业。因此五个孩子在本村上小学时成绩都非常好,都相继考上了乡中,接着,相继考上了大学,有的到国外留学,后来都相继在国内和国外找到了理想的工作。五个孩子非常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,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孩子常常写信问候父母,但是却常常接不到父母的回信,孩子们感到很纳闷,也很担心,其中有一孩子实在放心不下就跑回了家,看看家里出了什么事,结果,发现父母身体都很健康,由于父母培养出了五个出色的孩子,且在村里人缘好,父母在村里威信比较高,心情也非常好。问父母是否接到了信件,说收到了。问其不回信的缘由,父亲道出了事情的真相,原来父母都不识字是文盲。当时这个孩子为父亲这么多年的良苦用心,使他们兄弟姐妹养成了良好的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感动得潸然泪下。

技巧六: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期望值

“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”是父母的梦想。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大都有过高的期望值,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。孩子在考试时,除了考的知识点没掌握这个原因外,常常因过度紧张,心里压力大,造成心情不爽、身体不适,致使考试成绩不佳。孩子考试没考好,不要简单责备,而要采取理解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原因,对症下药。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因素,有智力因素,也有非适智力因素。家长要认真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状况,在不断的鼓励和充满希望的前提下,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定位。

加拿大教育哲学教授克里夫.贝克博士的观点:人最重要的是学会过美好的生活,学会追求幸福、快乐、健康、友谊等基本价值。因此,作为父母一方面要端正自己的心态,让孩子知道每一种光鲜的职业都有其艰辛和平凡的一面,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,做到因材施教,鼓励孩子“成为他自己”。

青春期的孩子,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,有着顽强的生命力,要给它充足的阳光、空气、营养和水分,这就是理解;他们精力旺盛,充满梦想和愿望,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,所以,要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,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,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的学习。

关注孩子的青春期,陪伴孩子一同成长!

 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1、蓥市教研室  赵新华   《关注孩子的青春期》

2、龙应台  安德烈合著《亲爱的安德烈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

3、李燕 吴维屏   《家庭教育学》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

4、王一峰 吴静 陈卫秀 《陪伴孩子一同成长》 珠海出版社 2008年1月

5、陶涛  丁丁   《家有青少年14-20岁》 海潮出版社 2008年6月

6(青春期综合症)

7孙阳立青春期孩子的六大需求》2008年11月12日 来源:中国家庭教育网


附件

关闭窗口
打印文档

版权所有: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  主办单位: 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苏ICP备10052206号-1

学校地址:常州市嘉泽镇夏溪友谊路82号 邮编:213002

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